中国商业电讯(China Business Press Release Newswire)  


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施伟斌:以医之名,许路之业  

2017-12-06 10:00     来源:商业电讯

    联合国绿色基建产业基金联席主席”、“香港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的名字有很多个前缀,但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公路医生”;他的人生抱负是通过循环再用技术,实现道路的绿色养护,做一位护路的“明医”,他就是英达公路再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达)董事长、总裁施伟斌。

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施伟斌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丰满的力量感;作家在著作过程中,彰显一己生命的内涵精神;企业家在长袖善舞和运筹帷幄中,也同样丰富自己、完整自己。”对于创业,施伟斌在其著作《万般斗志总是情》中,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一路走来,施伟斌很享受迎着风雨奔跑的感觉。

    经过20多年的奋斗,在施伟斌的带领下,英达已发展成为行业内独家集材料与技术研究、设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施工、人才教育 “四位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内公认为“公路医生”,并成为了行业的领跑者。

    读书是一种享受

    推开施伟斌办公室的木门,一股宁静、淡雅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靠墙的整面书橱里各种书籍有序地排列着,清秀、细密的四条屏“小行草”,板正地挂在墙上,整个房间香云缭绕,仿佛将人引入一种旷远澄清的境界。

    施伟斌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童年在大人们的言谈中,施伟斌总会听到一些“生意经”,如做生意要讲诚信、先做人再做事、和气生财……施伟斌记性特别好,这些朴素的为人处事之道,从小就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并励志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请随便坐,秘书请上两杯茶。”眼前的这个男人,态度谦和、语调温柔,双开叉的西装显得身材高挑、挺拔,整个人全身散发出一股文人的气息。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重商的社会环境让企业家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竞争的商业环境,激发人们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创新创业。

    学生时代的施伟斌勤学、善思,各门功课在同年级中都是佼佼者。好学的施伟斌先后获得了英国Warwick大学理学硕士、香港城市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在施伟斌看来,在英国留学的时光,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你的专业跨度很大,读不成的话,可是没有学位的。”1990年初夏,本科学工程机械专业的施伟斌,希望留学英国顶尖研究型学府——Warwick大学攻读IT专业,为此他向该校提交了相关材料,但该校的一位副校长对他的专业学习能力提出质疑。

    “我相信我可以将IT专业的本科课程自学下来。”在施伟斌看来,未来社会一定是一个网络社会、信息社会,IT专业对于他个人以及将来的事业发展都会起到一定帮助。

    在随后的日子里,施伟斌便开始了上下“求索”,学校的图书馆、咖啡馆、绿草地经常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他的背包里总是放一小盒饼干,在“废寝忘食”的时间,那就是他一天的“补给”。休息的时候,施伟斌喜欢到城市、乡村走走、看看,了解另一个世界的风土人情。

    远离一座长期生活的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有了比较的机会。“读一座城市、读一个国家,感受它的历史,就可以理解一些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在施伟斌看来,观察、思考也是一种享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刻苦的学习,1991年秋,施伟斌获得了Warwick大学资讯科技(优等)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多年后,Warwick大学的一位校长来到香港参加该校学生聚会。在聚会中,该校长向大家表扬施伟斌,“当年施伟斌的各门成绩均是A等,是系里的年级第一名。”

    如今,谈起IT专业,施伟斌开怀大笑:“当年读的那些书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现在仍然是一个IT白痴。但现在我更像是一个给公路治病的医生。”

    对于读书,施伟斌认为,它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持有一份健康的心态。通过读书可以提高人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可以建立起一个人的思维分析系统。

    在创业的过程中,施伟斌通过大量地研读书籍,修炼自己。先后撰写了《万物静观皆生意》、《万般斗志总是情》等。他在读书的同时,还影响身边的同事读书,让员工们读经典、读大家、读历史等等。通过读书,公司上下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施伟斌董事长著作

    创业是一种信仰

    毕业后,施伟斌在一家德国公司做机械贸易,但是“创业”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创业做什么?在做贸易的过程中,施伟斌一直苦苦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游历了大半个世界后,施伟斌有幸结识了南京一所大学的一位副校长。这位副校长告诉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内地的道路建设里程呈几何级数增长,道路养护市场前景广阔,但是道路养护技术相对滞后,影响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没有调研、没有求证,更没有深入分析可行性,施伟斌只是敏锐地意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辞去了德国公司收入不菲的工作。1993年,施伟斌在香港成立了英达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同时公司也成为了我国最早从事该方面技术研究的企业。

    想与做是两个概念,在创业之初施伟斌尝到了各种艰辛、困苦,但在他看来,创业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信仰。然而在“信仰”的道路上,施伟斌经历了三次难忘的“心苦”。

    1997年春,施伟斌在南京成立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初到南京,公司刚刚成立,施伟斌有些“水土不服”。由于理念、文化、认识等方面的不同,工作中施伟斌与一些同事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背地里,个别同事认为施伟斌年少气盛、武断专横,甚至有些职员扬言,达不到要求就辞职。一段时间,公司上下弥漫着一种不祥和的气氛。

    施伟斌感到非常痛苦。有一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竟然突然失声痛哭,心里压抑很久的委曲,在瞬间倾泻而出。

    远离家乡、创业艰难……对于28岁的施伟斌来说他可以承受;与工人们在施工现场同吃同住他也可以承受。“身体上的累不算累,但心里的苦才是真正的苦。”

    “用心良苦,也是一种心痛。”施伟斌告诉记者,“我是用心的对待员工,而员工听不懂,这也不会让我流泪,关键是员工理解错了,把我当成了对立面。你对他好,他不接受。”

    当一个团队缺少了向心力,就会产生离心力,而这正是考验一个年轻创业者的智慧与耐心。

    “管理上的问题,关键还是要有毅力与勇力去面对,通过正确的沟通与表达来凝聚人心。”那一次“离心”事件后,施伟斌主动找到个别员工,真诚地恳谈,通过用情说理的方式,大家达成了一致的目标。

    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施伟斌来说,诚信是一种尊严。

    每个月5号发工资,是施伟斌对员工的承诺,这个规定二十多年来从没有违背过,但背后的心酸只有施伟斌自己知道。

    有一次,公司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施伟斌坐在一家银行行长的办公室里,向该银行申请贷款,但是该银行贷款的额度不足以公司渡过难关。

    面对肚大腰圆的银行行长,施伟斌苦苦地请求……

    “如果你不再借点给我,我回去就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员工‘对不起,工资要迟几天,或者推迟几个礼拜’”施伟斌认为,这样的口是决不能开的,如果开这个口意味着:企业人心就会动摇,没钱发工资的老板就不是老板。

    “当时面对银行行长,我几乎要跪下了。”在施伟斌看来,乞求行长是没有尊严,但是让企业活下去,这才是尊严。

    在创业过程,尊严有的时候也会遇到现实的挑战。

    有一次,公司的业务人员在西部开发项目,需要通过“打点”才能顺利拿到订单。业务人员的特别“请示”,让施伟斌慢慢地了解了“打点文化”。

    交通建设工程,黑幕重重,很多业务人员想“钻空子”,但施伟斌不同意,与业务人员发生了冲突,导致订单下降,业务人员离职。

    “得力干将的流失令我心痛,我拒绝‘打点文化’绝对不是因为我不了解内地,正是因为我太了解了。我知道这个行业会改变,未来中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开明、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公平。” 施伟斌说。

    创业的艰辛,让施伟斌领悟到了“道”——大自然规律。“所有生意或所有行为,背后都蕴含着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事情最终会被纠正。”

 2013年6月,英达科技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创新是一种修炼

    在施伟斌看来,创新就是“无中生有”,创新源于深入的市场分析、严谨的逻辑推理、强烈的忧患意识,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传统道路养护工艺采取的是挖除废弃破损的路面,然后重新铺筑新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了顺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施伟斌把“循环再利用”作为研发的理论基点,攻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

    施伟斌知道,放眼全球这项技术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摸着石头过河,投入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未到过岸,便不知道岸在哪里。”施伟斌说,“科研就好像游泳,泳池长100米,你游到90米时,累了不游了,可以,因为你知道还有最后10米。但科研不同,就算你游了90米,你也不知道前面还有10米还是70米才到岸,只有摸到岸边,才知道实现目标。

    现实中,沥青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软化,但超过一定温度后其性能急剧下降,会出现焦化现象,对再生效果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在现场加热时,很容易出现表层沥青焦化而里层沥青还未软化现象,因此施工过程中对加热装置技术要求很高。

    加热装置——“加热墙”的研发,可以说是科技攻关中的难点。在实际施工作业中,要求加热墙在30秒内,实现温度从50°到1000°的自由转换。

    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成果就有心酸。加热墙的研发,施伟斌与科研团队付出很多心血。

    “50°升到1000°难度不大,但在30秒内从1000°降到50°技术难度就很大了。”施伟斌介绍,为了掌握加热墙技术,他和科研团队反复查找资料、开会研究,有的时候一张图纸需要修改上百遍,加班加点都是常有的事;有的研究人员生病住院,但稍好一点马上投入工作之中;有的女同志,生完孩子,哺乳期没结束就来工作了。

    追求科学精神,让施伟斌和他的科研团队,在长期的科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严谨的逻辑推理理念——“求被推翻”理念。

    “好的技术、产品及理念,往往是千百次被锤炼、被推翻的结果。”施伟斌表示,不能解释的技术问题,每个科研小组决不可能糊里糊涂的过去。这种希望被推翻、被求证的科学精神,正是一种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

    施伟斌和他的科研团队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采用工程化管理,每个阶段都设定了目标。经过漫长的艰苦跋涉、昼夜奋战,他带领团队终于攻克了加热墙技术。

    1997年英达“修路王”诞生,这是第一台由国人自主研发生产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日常养护设备。2005年,研制出英达整形就地热再生机组,其不打碎骨料技术,实现了对原路面材料100%再利用,具有革命性意义。

    “进撤场只有早上30分钟、晚上30分的时间。”施伟斌介绍,为迎接祖国六十华诞,2009年6月,英达机组作为唯一热再生设备参战北京长安街大修工程,实现了“时间最短、水平最高、影响最小”的工作成效,以清洁、环保、低碳、高效的施工,赢得了行业的广泛赞誉。

国庆60周年前夕,“国际领先”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养护长安街

    2013年6月,英达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开创了道路养护行业登陆港股先河。不久前,施伟斌在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设立了英达“全球公路养护科技研发中心”,未来将成为英达的“大脑”。多年来,公司先后获得近200项国家专利,是行业内拥有专利最多、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企业。如今,英达公司在公路养护设备制造,市政、高速、路面养护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行医”是一份责任

    “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个企业人,或者是一个‘公路医生’。”施伟斌说,路如同人一样有生命,人会生病路也会生病,生病就会有多种症状、病因,为此我们就应该像医生一样,去对路的病因进行分析。

    路病百种,下药千变。施伟斌提出了“对症下药”的理念。

    施伟斌表示,他们会根据路面病害本身、施工环境、各业主规划来制定具体治理方案,让“热再生”不再只是单一的一味成药,而是一剂可以组合变化的灵活药方。

    当然,做到“对症下药”是需要领先的技术做基础的。施伟斌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如果车辙深度超过两厘米,就不建议用“热再生”技术,但目前英达可以治理的最深车辙已达12厘米。10厘米的差距,显示了英达技术的优势。此外,针对半径不足30米的城市环岛,英达可以进行高效施工;冬季环境,甚至零摄氏度以下的冰雪天气,英达设备都可以不受影响;导热性不好的SMA路面,英达施工效果依旧出色。

    “道路养护是‘医生’,不能缺德,医生应以医术与医德并重,如果有医术无医德,也不能称得上医生,治理‘路病’就要毫无保留,做到最好。如果有所保留,‘公路医生’的品牌效应就会消失。”施伟斌说。

    企业与社会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不仅要靠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也要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来维系。与其它企业不同,英达的领先技术始终都是以服务于人的生产、生活为目的,所以施伟斌认为,秉持节能环保的创新理念,意义重大。

    “行业现在越来越重视绿色低碳的养护理念,这也正是英达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方向。”施伟斌举例说,“英达技术有一个核心就是强调不打碎石料。因为沥青路面的石料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其性质非常稳定,随着时间的流逝,仅有少部分会出现由外力碾压所造成的损伤,而且旧石料经过与沥青长时间的结合,在表面裹覆了一层膜,比新石料黏附性更好,也更稳定,不打碎旧料而使其循环再利用,正是绿色低碳养护理念的体现。”

    为什么树立“公路医生”品牌,除了对现象上的理解,施伟斌还有更本质的认识。

    “修路、养路是一件积德的事情,是为人类服务,可以造福子孙后代。” 施伟斌表示,生意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生意双赢,通过交换两方各取所需。第二个层面是皆大欢喜,通过修路,你、我、大众都满意。第三个层面社会责任,即社会行为是否得到后人的称赞。英达做的事情,正是第三个层面的事情。

    作为行业发展的领头羊,施伟斌不断审视公司发展的目标。他认为,英达的责任不应该仅仅限于“就地热再生”领域的技术开发,更应该关注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1月9日,施伟斌在南京成立了“公路医生学院”,并就任学院院长。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的主体则是人,这就是英达成立公路医生学院的初衷。” 施伟斌介绍,办学始终坚持医术与医德并重的理念,并形成了三大办学特色:一、定位高端,名师任教;二、企业办学,产学研深度结合;三、德术并重,培养“公路医生”。

    采访中,记者翻开该学院的教授与兼职教授名录发现了一些重量级的名字:国务院参事冯之浚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教授;东南大学邓学钧教授;香港“桥王”刘正光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文効忠教授……

转载自《华人时刊》


本网站所发布消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5号北发大厦B座1层  邮编:100088 电话:010-52384398-5180 传真:010-82228709
商业电讯网 Business Press Release Newswire
© 2000-2024 版权所有 北京商讯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10043713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